中医医家对白殿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多从风邪相搏,气血失和、肝肾不足、病久多兼血瘀等立论,在疾病发生、发展过程中均不同阶段,其证的表现也不相同,如发病初期或病情进展较快时以风热、湿热证为主,病程日久则以血虚、血瘀证为主等。古代医家也认为白殿风的发病与肺热壅盛、血热、湿热蕴脾等有关,暴饮暴食、姿食肥甘、酗酒等可致脾失健运、胃失和降而发病,可见饮食不节对白殿风的发病和病情影响较大。中医认为鱼虾海味有腥发之性,易化热动风;葱、姜、蒜、辣椒等厚味之品,性温助热,味辛能散;鸡、鱼、虾、蟹、牛肉、羊肉、狗肉等肥甘之品,其性温热,能生热、生湿、生痰;过饮醇酒可致湿热内蕴,生湿停饮等。偏食这些食品可致脾胃失和,热证更盛。有热证的白殿风患者食用后,可致病情加剧。日常经验也表明过酸、过辣的食物以及所谓“热性食物”或“发物”,无论资料记载,患者主诉或是皮内试验,均证明其致敏的发生率很高,均应禁忌食用。